2022年,市卫生健康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的指导和帮助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围绕2022年梧州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认真履行行政执法职责,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我委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亮点
(一)多措并举,推进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一是持续推进依法治院。为进一步巩固拓展依法治院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今年,在全市公立医院开展了全面依法治院工作,我市公立医院26家已全部开展依法治院工作。二是强化依法执业自查。我市持续推广使用广西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系统,全市27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开始使用依法执业自查系统进行依法执业自查。
(二)创新监管模式,推进卫生监督线上监管。一是推进乡镇生活饮用水监测项目。为了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乡镇生活饮用水水质情况,我市积极推进乡镇饮用水在线监测项目,通过广西卫生监督执法管理平台上查询水质监测情况,从而实现在线监管。我市乡镇生活饮用水在线监测项目共329个监测点,已全部完成安装调试,目前正在组织验收。二是推进医疗废物智慧监管。今年,我市积极向中央财政争取到了市直医改补助项目资金100万元,率先在全区开展市级医疗废物智慧监管项目建设。我市8家公立医院均完成了医疗废物智能转运车采购并投入使用。
(三)闻令而动,充分发挥蓝盾先锋作用。一是“3·21”东航MU5735 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处置及时有效。共出动1000余人次,连续无休奋战1个多月,整改问题500余条,筑牢防线梧州实现“零阳性”病例的目标。二是卫监先锋支援疫情一线。根据自治区部署要求,我市先后选派了多名卫生监督员支援百色、钦州、北海、桂林、来宾、广州,开展疫情防控监督执法工作。今年以来,支援百色的卫生监督员25名、支援钦州的卫生监督员15名、支援北海的卫生监督员20名,支援桂林的卫生监督员20名,支援来宾的卫生监督员4名。我市选派了2名优秀的卫生监督员随同国家专家队伍一起支援广州。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全面统筹部署,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一是抓“关键少数”。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领导班子两个责任清单和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法治重要工作,领导干部以召开委务会、专题会等形式,亲自动员部署、亲自督办,把本系统法治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二是制订法治规划和要点。先后印发了《梧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梧州市卫生健康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2022年梧州市卫生健康法治工作要点》,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明确本系统各单位法治建设工作职责,把法治建设工作落实到位,责任到位。三是落实年终述法。我委在年终述职工作中,要求各党政主要负责人在年终述职时加入法治建设工作内容,进一步落实了述法工作。四是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我委在选拔考察干部时,把医疗机构和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分作为考察干部工作表现的重要依据,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
(二)完善行政决策机制,提升行政决策水平。一是强化依法决策意识。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依法决策意识,在作出行政决策前,听取法律顾问的意见,确保决策内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二是落实决策问责机制。建立决策问责和纠错机制,坚持问责法定原则、权责统一原则,使权力运行置于制约之下。加强责任追究,对不作为、乱作为的违法违纪行为,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三是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对未经委法监科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一律不得提交集体讨论。同时,建立健全并严格实施重大卫生健康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四是坚持集体讨论决定。重大决策须经集体讨论后决定。2022年,顾问律师团队共为我委审核各类合同、协议、方案等文件合计25件。
(三)带头学法用法守法,提高依法行政能力。领导干部、党员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学法用法守法,将党章和党内法律法规纳入“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重要学习内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组织本系统职工认真参加学法用法学习考试。2022年,我委学法用法考试参考率和合格率均达100%。
三、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明确工作重点,确保法治政府建设有成效。我委先后印发了《2022年全市卫生健康法治工作要点》《2022年全市卫生健康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明确了今年卫生健康系统法治建设工作重点,为我市卫生健康工作提供法治保障。
(二)健全体制机制,依法巩固疫情防控成果。一是健全疫情防控机制。我委制定了《基层医疗机构和民营医院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梧州市新冠肺炎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工作预案》《梧州市城区全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工作预案》等,并组织实施。二是完善应急队伍。我委牵头组建了市级应急专家委员会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医疗救援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防控制专业队,核和辐射损伤、突发中毒、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防控、卫生应急保障队等共约454人,县(市)级卫生应急队伍22支约403人。三是全力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监督。我市积极开展民营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以及重点场所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工作。今年以来,全市检查基层医疗机构及民营医院25960家次,检查新冠肺炎定点医疗机构62家次,检查新冠肺炎定点隔离场所524家次,下达监督意见书432份,出动执法人员7686人次,出动车辆3928车次,发现19家诊所违规接诊具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患者,给予警告并责令关停处罚,立案调查46起,罚款金额92万元。
(三)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一是严格实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和服务承诺制。今年以来,我委窗口共接待各类咨询、来访的个人及单位咨询3000余人次,总受理数338件。二是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我委依申请类事项共61项,一窗受理比例达100%,一次不用跑事项61项。在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及时梳理事项清单,完善更新窗口信息、受理条件、办理流程、办理材料及目录等内容,准确率和网上可办率均达100%。三是推进电子化注册管理,强化电子证照数据汇聚。今年以来,我委护士电子证照共申领3560个,应用率达94.38%;医师电子证照共申领1989个,应用率达94.09%;符合申领电子证照的医疗机构共39个,已申领电子证照的医疗机构38个,应用率达97.44 %。
(四)加强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一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我委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了自查,执法人员着装、行为、用语、执法文书书写等都按有关规定执行,对违法行为依法立案查处,不存在不规范和粗暴执法的行为。二是落实政务公开。除了法定的保密事项外,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政权力事项都向社会公开。三是接受社会监管。在委机关单位网站、微信公众等平台上公开联系方式,确保群众投诉举报渠道畅通,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2022年,我委共收到群众投诉举报件10件,均及时调查处理并将查处结果反馈投诉举报人,群众满意率100%。
(五)加强法治教育培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今年11月21日,我委根据最新颁布的法规,对本系统领导干部进行法治建设培训,宣讲了习近平法治思想,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通过法治培训,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履职、依法治理、依法办事的水平,敦促各医疗卫生机构依法执业、规范诊疗行为。
(六)完善法律体系,提升社会卫生综合治理水平。加强社会治理立法,深入推进卫生健康发展,我委负责起草《梧州市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办法(草案)》,并进行了广泛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通过市人民政府常务会审议,并于2022年2月1日实施。该《办法》的出台将填补我市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法律法规方面的空白,完善我市病媒生物预防控制领域的法律体系。
(七)落实“三项制度”,促进执法规范运行。一是建立健全“三项制度”。我委先后制定了《执法全过程记录信息调阅监督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参考目录》《梧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行政执法全过程音像记录管理工作制度》等。二是执法事项公开透明。我委及时对权责清单、执法事项清单、行政执法委托书、执法人员名单等事项进行更新,并在我委官方网站公示。目前,已发布行政处罚信息49条、行政许可信息1034条,监督抽检结果公示12次。三是做好音像记录归档。严格按照本系统有关规定进行执法全过程记录以及记录资料的归档保存。归档音像记录1600条。四是坚持执行重大执法决定决策机制,在作出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前,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核。2022年,顾问律师团队共为我委重大决策和重大行政行为提供法律意见5次。
(八)创新执法模式,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通过举办案卷评查及培训班,提高执法人员的办案水平,打造精品案卷,提高全市整体办案水平和案件质量;修订《卫生行政处罚案件管理制度》,明确立案后各程序各环节的办理时间限制,极大的提高了办案效率。今年,市司法局对我委行政处罚案卷进行案卷评查,抽查的5个行政处罚案卷均评为优秀案卷。截至11月30日,我市共立案查处383起,其中市本级立案213起,在全区地级市中位列第1。2022年以来全市没有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败诉案件。
(九)加大普法力度,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一是法治宣传进机关。结合“3·15”主题宣传月,组织本系统各单位开展普法线上线下宣传,通过LED屏播放普法宣传标语,在官网和微信平台刊登宣传主题和宣传海报进行普法宣传。二是法治宣传进社区。3月18日,我委组织法律专家到西环社区开展法律维权宣讲活动,对非法行医和非法医疗美容造成的后果,以及如何维权做深入讲解,并向社区居民放发卫生健康法律法规宣传册,提高社区居民消费维权的意识。三是法治宣传进企业。5月18日至20日组织执法人员到岑溪市、藤县等人员比较密集的企业举办了3期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班,为用人单位提供了便利,更好地服务了企业和劳动者。四是法治宣讲进医院。我委组织“普法先锋队”到医疗机构开展依法执业宣讲,从医疗机构及医师执业要求、传染病防治、妇幼健康等方面,对法律法规义务、责任条款及有关标准规范进行了详细解读,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了宣讲,助推我市医疗机构依法治院水平迈上新台阶。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普法宣传,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普及法律知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促进依法执业,诚信经营,为构建法治社会营造良好氛围。
四、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是人财物不足问题依然是制约基层执法的最大瓶颈。多年未能招录补充人员,老龄化严重;没有随机抽检等工作经费;执法车辆无法满足执法需求等问题一直困扰基层机构。
二是卫生监督协管作用的发挥有待提高。卫生监督协管员大部分是非专职人员,能力水平有待提高,且协管员流动性大。
五、2023年工作计划
(一)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公开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和权责清单,规范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深入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
(二)加强多部门联合执法。强化与市场监管局、公安局、教育局等部门协作,在医疗市场监管、学校卫生监督、医疗美容服务等方面形成有力的卫生监督网络,联合打击违法行动,共同维护群众的健康安全。
(三)推进依法执业自查工作。继续推进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在全市医疗机构推广使用广西依法执业自查系统进行自查。
(四)推进多元化监管工作。积极推动信息、信用、行业组织和监管相结合,推进多元化监管工作,落实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
(五)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公共卫生告知承诺制,简化行政服务审批流程。推进“零材料办理”、“电子证照汇聚”、“同城同办”、“跨省通办”,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坚持“谁执法,谁普法”原则,继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好公众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手段,讲好新时代梧州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故事,展现蓝盾卫生的新形象、新风采。
(七)探索实施职业卫生分类分级监督执法,推进职业卫生约谈机制。探索对不同职业卫生风险等级的用人单位实施分类分级监督执法,建立完善对2022年行政处罚的企业的约谈机制。
梧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1月3日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