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市卫生健康委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全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以实干作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发展工作,坚持两手抓、两不误,推动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科学精准,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1月28日,广西首例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在我市出院,2月10日住院病例清零,2月26日实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双清零”目标,实现了“6个全区最早”(最早发现确诊病例,最早实现确诊患者解除隔离出院,最早实现确诊病例零增长,最早实现确诊病例住院清零,最早实现确诊病例存量清零、疑似病例清零、密切接触者不增加的“双清零一不增”目标的地级市之一,最早在隔离病房成立临时党支部之一)。市新冠肺炎社区防控工作责任到人、防控到边、信息化管理、收效明显,得到自治区充分肯定并在全区推广。中西医诊疗“梧州方案”成效凸显,获得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肯定,并在全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进行推介,与湖北郧西县开展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远程会商会诊,获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专门印发文件介绍。
(二)高位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显著。根据全国爱卫办2020年2月28日反馈,梧州市以806.1分名列全区第一的成绩通过全国爱卫办暗访。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暗访反馈100个问题整改并报自治区爱卫办,第一批示范样本点位(165个)已打造完成,第二批样本点位打造陆续开展并全面铺开。
(三)紧盯目标,梧州医专建设顺利推进。市红十字会医院已与湖南新潇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订了直属附属医院合作协议,同时接受广西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实地考察,考察组对医院教学人员、设备、场所等条件给予充分肯定。2020年4月10日自治区政府批复同意设立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四)整合资源,医联体建设全面推开。我市成为城市医疗联合体试点城市,岑溪市、藤县、蒙山县成为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已组建三二医联体5个,城市医疗集团5个(市中医医疗集团、市红十字会医院医疗集团、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市工人医院医疗集团、市妇幼保健医疗集团),其中中医医疗集团率先突破行政堡垒,实现统一法人治理结构,基本完成“六统一”工作,获得人民网、广西新闻网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吸引藤县中医医院、岭景镇卫生院等主动加入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11个,3个试点县(市)均有1家县级医院,至少与1家乡镇卫生院组建成为紧密型医共体。全市64家乡镇卫生院中已有62家参与医共体建设,参与率96.88%,其中4个县(市)乡镇卫生院参与率100%,提前完成了自治区的任务要求。
(五)倒排工期,项目建设抢抓进度。市本级重点项目4个(市工人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项目、市妇幼保健院业务楼扩建项目、市中医医院改扩建工程一期项目、红十字会医院苍海医院),列入自治区层面项目1个(市工人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项目)。市工人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项目完成年度投资52.4%,项目正进行主楼五层模板安装、钢筋绑扎以及砼浇筑等工作;市妇幼保健院业务楼扩建项目完成年度投资53.2%,主体已封顶,进行内外墙贴砖,铝合金窗安装、水电安装、消防安装等施工工序;市中医医院改扩建工程一期项目完成年度投资50.81%,2号立体停车库已投入使用,住院医技综合楼基础桩建设已完成,正在进行桩基检测;市红十字会医院苍海医院项目已于6月18日举行开工仪式,正进行总承包合同签订、设计工作。苍梧县妇幼保健院项目完成投资率59.3%,主体施工和主体结构验收工作已完成,正进行室内墙体抹灰、贴地板砖装修施工,预计9月完成;苍梧县中医医院项目已落实用地,前期手续已完成,已获得初步设计批复,正申报项目建设资金。岑溪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级综合医院的设置申请材料已通过自治区网上审核。
(七)强化监测,重大传染病防治抓严抓实。全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流感、手足口等传染病疫情比去年同期下降50%以上。复学以来,我市累计报告发生学校聚集性疫情32起(其他感染性腹泻1起、上感聚集性疫情31起),无重症和死亡病例。结核病无聚集性疫情发生,结核病病原学阳性率为50.16%,达到自治区绩效指标要求(50%)。稳步推进免疫规划工作,乙肝疫苗接种率达97.09%。截至6月14日,全市报告肺结核发病数980例,报告发病率32.01/10万,与去年同期(31.1/10万)相比无明显上升。长洲区慢性病综合示范区建设已通过自治区专家组的初次评估验收。
(八)突出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取得新进展。大力推进地中海贫血防治、蛇伤救治等重点特色专科建设。市工人医院沙利度胺治疗地中海贫血的临床研究项目顺利完成双盲试验,并邀请到苏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张永红教授领衔团队开展双盲试验统计分析。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上海国家医学转化中心、广西医科大学进行机理研究,并将根据前期数据,逐步扩大研究深度。市中医医院蛇伤救治中心与中科院昆明动植物研究所合作开展《毒蛇咬伤快速诊断》科研课题。同时根据诊疗经验,编撰《各种常见毒蛇的诊疗规范》,以指导各医疗单位救治毒蛇咬伤中毒,提高治愈率,降低伤残率。
(九)发挥特色,推动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疫情期间,迅速组建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技术攻关团队,率先出台本地新冠肺炎中医药预防治疗指导方案,组织中医力量全方位介入新冠肺炎治疗和预防,中西医结合治疗出院全区第一例确诊病例和我市全部确诊病例,与湖北郧西县进行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远程会商,向东南亚国家捐赠防控物资并进行防疫交流,得到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的肯定和推广。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中药材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中恒集团申报的定制药园项目已通过专家评审和公示。藤县、蒙山县中医医院等级评(复)审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考核网上报名工作有序开展。
(十)推进医养结合,促进老龄事业发展。积极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目前全市医养结合机构7个、在建医养结合机构2个,112个卫生医疗机构开设了为老年人提供优先挂号、优先就医等便利服务通道,各级医疗机构与97.56%的养老机构签订了医养服务合作协议。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加大对协议养老机构的疫情防控指导。草拟我市老年人健康服务体系方案,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积极指导苍梧县和三个城区开展“长寿之乡”自检和申报工作。
(十一)紧抓指标,强化健康管理。2019年,我市母婴安康工程几项重点指标未争取到自治区绩效考核超额加分。今年以来,我委紧盯重点指标排名,采取有力举措,1-5月,我市孕产妇死亡率为0,并列全区第一;婴儿死亡率为2.62‰,排在全区第六位;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3.66‰,排在全区第五位;住院分娩率为100%,并列全区第一。加强地中海贫血防治计划建设, 1-5月,我市重症地中海贫血胎儿治疗干预率100%,基因诊断补助率及产前诊断补助率均为100%。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档案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项目补助资金,举办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视频培训班,进一步规范服务流程、服务内容、服务要求。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按时间节点要求完成项目各项工作,截至6月底,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化合格建档率达到86.61%,其他各项指标达到阶段性目标。
二、存在问题
(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仍有短板。如,环卫设施、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老旧小区和无物业小区环境卫生等仍存在短板。点位打造进展情况慢,资料整理难度及工作量较大。
(二)医保支付改革待进一步推进。2019年11月,我委与市医保局联合印发了《关于部分调整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医保基金支付方式的通知》,但目前工作推进仍较缓慢,相关部门需制定相应的法规和管理办法,保证医保支付改革落地见效。
(三)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未能实质性突破。相关部门对“两个允许”薪酬制度改革存在思想顾虑,医联体建设因绩效总量无突破的问题影响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抓紧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持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提高核酸检测能力,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哨点作用,紧盯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管控。全面落实和完善预检分诊制度,规范发热门诊管理,严格医疗机构探视和陪护管理。
(二)全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做好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技术评估工作,深入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加强控烟宣传,推进无烟环境建设,计划创建不少于10个无烟政府机关。
(三)狠抓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市工人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市红十字会医院苍海医院、市中医医院业务楼改扩建、市妇幼保健院苍海院区、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整体搬迁、苍梧新县城医疗机构等项目。着力推进万秀区和长洲区疾控中心建设、市卫生计生监督所新建、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市第三人民医院扩建项目。督促岑溪市人民医院做好三级综合医院创建各项工作,确保顺利通过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执业登记现场核验。
(四)全面推进中医药发展。加强培育、申报新一轮的中药材示范基地建设、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定制药园等项目,推进市中医医院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合作建设中国国际生物毒素及中毒研发中心等项目。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苍梧县和藤县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完成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扎实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活动。
(五)抓好健康管理各项工作。进一步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结合,做实抓细各项工作,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项指标达到目标要求。聚焦孕产妇死亡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等重要指标,创新思路方法,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各项指标的全区排位。大力推进老年康复和护理服务,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医养融合发展,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六)抓好重大传染病防治。加大肺结核、登革热、手足口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力度,确保全市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达50%以上, 发病率降到58/10万以下。
(七)加快推进医改试点工作。加强医联体一体化管理,推动医联体资源整合共享,纵深推进“六统一”工作。落实“两个允许”要求,打破现有人事薪酬制度限制,完善医联体内薪酬分配制度。加快推进医保支付改革工作落地有成效。
梧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年6月30日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